51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传奇私服服务端,传奇私服发布,传奇私服服务端

 

智能與綠色建筑的全球發展

 
 
智能與綠色建筑的全球發展
    
智能建筑的發展
  過去幾年里,許多人都試著給“智能建筑”下定義,但是顯然沒有成功。比下定義更有效的方法是認清推動智能建筑理念發展的主要動力以及倡導者們把這種理念付諸于實踐的目的。
  隨著四十多年來信息處理和通信技術(ICT)的發展壯大,建筑業不可避免地要發生變化。從根本上說,智能建筑就是信息時代的建筑。這種變化本身在智能建筑方面有什么體現呢?
  首先,它體現在建筑服務管理和控制的提高上,例如供熱、照明、能量管理、火、安全和通道控制。這就是計算機控制或自動建筑的理念。與此同時,20世紀80年代早期,智能建筑的理念在美國發生了第二次乃至更大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中期,歐洲和亞洲設計、建造了第一批把自動化和信息化兩種理念結合在一起的智能建筑。20世紀80年代末,自動化和信息智能建筑的許多創造性工作已經完成。1989年和1992年,英國出版了智能建筑的進一步設計指南,1992年英國建筑設備工程師協會(CIBSE)為建筑工程師和IT系統設計員出版了一本名為《信息技術與建筑》的設計手冊。該書中的許多設計指導至今仍有實踐和中肯的意義。20世紀80年代,智能建筑理念下的一個共同因素是,更好地利用信息,提高建筑性能、增加建筑價值。智能建筑的目的是最好地利用有效信息,提高建筑性能、增加建筑價值。
  20世紀90年代,世界上智能建筑的數量及其整體智能水平得到了穩步增長。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越來越多的建筑供應商和使用者正日益關注和挖掘智能建筑的優點。隨著對基于網絡通訊協議的新型開放標準的廣泛應用,現在的定位是對智能建筑使用和建造的全球快速推廣。
  綠色建筑的發展
  如果智能建筑后面是信息和科技的需求,那么推動智能建筑發展的應該是社會和道德動力。20世紀70年代,隨著人類行為對當地和全球生態系統的影響日益被關注,人們掀起了有組織的綠色建筑運動。綠色建筑的早期倡導者強烈地受到諸如Schumacher的思想家們的影響,這些思想家號召簡單、低消費的生活方式。
  這些關注正在日益全球化。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了《我們共同的未來》,即Brundtland的報告;1992年聯合國可持續性發展大會通過了一項政治議程和行動框架,即里約會議。
  它們強調的事實是為了保證人類和地球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未來,采取必要的行動解決諸如全球氣候變暖和氣候改變等問題是十分迫切的。建筑及建筑環境對環境具有十分巨大的影響,在大多數國家建筑物制造大約50%的二氧化碳,以實際行動提高建筑物的設計和性能的需求是鑒定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個相對緩慢的開始之后,綠色建筑運動在世界許多地方有了一個較好的勢頭,出現了一系列衡量和比較綠色建筑性能的標準,包括BRE的BREEAM和Eco-homes標準,以及美國綠色建筑協會的LEED標準。重要的是,許多國家把這些標準并入建筑規范和設計標準,這是建筑設計和性能標準上的一次重大飛躍。近期美國綠色建筑數量的急劇上升,如表1所示。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新建綠色建筑              0      45    267     331   407
面積(百萬平方英尺) -        8      51      78     113
表1 綠色建筑在美國發展情況(來源 www.usgbc.org)
  綠色建筑由于其強調建筑結構因素,并試圖通過對這些因素的“積極智能性”的應用提高建筑性能,廣泛受到建筑師和設計師的歡迎。這種方法使許多建筑設計師回避了靠“動態智能”的建筑設備增強建筑管理和控制的做法。
  在過去的十年里,綠色建筑得到了發展,建筑性能提高的焦點已經超越了其定義中的“綠色”,而向一個更廣泛的方向“可持續性”發展。目前普遍使用的可持續性包括“三個要點”,即包含環境、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性。
  因此,綠色建筑的目標包含以下表2列舉的項目。
                                                        環境收益 增強和保護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
        提高空氣和水質量
  減少固體污染
  保護自然資源
經濟收益 降低運行成本
           增加資產價值和收益
                             提高員工勞動生產率和工作滿意度
              優化生命周期經濟效益
                     社會收益 提高空氣、熱環境和聲音環境
                       增強居住者舒適度和健康水平
                          最大降低對當地基礎設施的影響
        提高整體生活質量
   
表2 綠色建筑的各方面收益
  正如我們在上面提出的“為何推廣智能建筑”,我們現在可以提出“為何推廣綠色建筑”我們用相同的方式對此做出回答,綠色建筑就是要最好地應用可用資源提高經濟、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性。
  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智能建筑的倡導者(最好地使用可用信息資源)與綠色建筑倡導者(最好地使用可用資源)之間不存在根本性矛盾。然而實際上,兩者發現他們很難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進行合作。由于他們在出發點、歷史和需要上不同(信息與技術對社會與道德),他們表現出對彼此的不尊重和不信任,這兩個陣營中的極端主義者的一個共同反響是——生態衛士和技術高手不能很好地融合。我們的目標是兼顧綠色與智能,弘揚綠色與智能的最大優點。這是1996年INTEGER合作伙伴面臨的挑戰,他們的努力成果如下描述。
  智能與綠色相結合
  1996年5月作者在倫敦組織了一次有關智能與綠色建筑的研討會。研討會的目的是調查是否有可能和值得把智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的倡導者結成工作聯盟。此次研討會的成果就是成立了一個開放的智能與綠色同盟,最終命名為INTEGER,承諾要開發和論證智能與綠色建筑的優點。
  這個同盟的工作方法是,以全局的目光看待建筑的設計、建造和使用全過程,設法用廣泛和有機的途徑應用智能與綠色原則。然后他們把這些想法付諸實踐,把工業和社區各方股東聚集在一起,從而能在各方面證明智能與綠色創新的廣泛意義。圖3的7P有機模型顯示了在過程(Process)、產品(Product)、性能(Performance)、收益(Profit)、人類(People)、地球(Planet)和伙伴關系(Partnership)水平的同時如何得到這種創新及其意義。
  通過兩年的發展,INTEGER同盟(一百多家組織),形象地通過曾在BBC電視上廣播的“INTEGER千年屋”,研究、開發和展示了智能與綠色創新的積極意義。已經由兩萬多人參觀過這個典型建筑,啟發了國際上此類建筑創新的出現。在INTEGER千年屋原理的基礎上,英國建成了一系列房屋工程,而且這些工程顯示它們所傳遞的社會、環境和經濟利益。同樣,這些原理在學校和現有建筑的重組方面也顯示了其強大的效率。
  1999年INTEGER成代表團參加了英國政府舉辦的香港智能建筑研討會。該研討會直接把INTEGER同盟擴大到香港,在香港的分組織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英國政府領導,同時受到許多當地公司和組織的支持。2001年10月,該同盟在香港開始INTEGER香港穹樓工程,展示了智能與綠色原理能怎樣有效地應用于香港和該地的高層建筑。該工程在智能與綠色建筑的設計和推廣上,為研究、發展、交流和教育方案,提高當地的覺悟和能力提供了一個高度有效的平臺。2002年底,工程竣工,作為可持續性能源管理的范例從香港推廣到北京。
  INTEGER香港穹樓帶動了中國香港和大陸一系列智能與綠色建筑的落成。在大陸,目前最好的例子是云南INTEGER昆明工程。該工程的主辦公司是云南園藝博覽興云房地產有限公司,同時受到國內外公司的廣泛支持,由四座智能與綠色建筑和一個2000平方米的訪客中心組成,占地面積5公頃。這個工程的目的是展示將在昆明的鄰近地區建成的華南第一個“生態街”的發展前景。
  這些可喜的發展生動地展示了有機結合智能建筑與綠色建筑的最佳設想的可能性。設法結合并最佳使用信息與資源,使我們看到了面對21世紀的挑戰和機遇,我們該如何推廣人類需要的建筑。
(I&I有限公司和INTEGER智能與綠色建筑有限公司總經理  艾倫·凱爾)
   注:INTEGER:即Intelligeng&Green智能環保及Integration整合資源。
(摘自《中國建設報》)